深圳建设产业金融中心行动方案核心观点 - 深圳提出"十五五"期间构建适配高质量发展需求的高质量资本市场目标,聚焦创新资本形成机制、标杆企业培育、行业机构建设、市场生态优化和风险防控体系五大方向 [1] - 方案首次以产业金融为主线布局具体举措,旨在助力中国式现代化深圳实践 [1] 创新资本形成机制 - 重点培育耐心资本,聚焦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医药等"20+8"产业,完善投早投小投硬科技政策支持 [2] - 推动国资/政府基金成为长期资本,引导社会资本设立长周期考核机制,支持CVC和多元退出机制试点 [2] - 截至2024年底深圳私募股权创投基金管理规模达1.41万亿元,公募基金规模12.36万亿元居全国第二 [2] 科技企业融资支持 - 建立科技企业梯度培育机制,支持硬科技企业利用上市"绿色通道"和并购重组工具 [3] - 强化债券创新品种运用,促进资本向科创领域集聚 [3] 上市公司质量提升 - 深圳现有境内外上市企业584家(A股424家),总市值8.61万亿元,科创板/创业板占比50%居全国首位 [4] - 严控上市入口,打击违规代持等行为,实施"一企一策"培育机制 [4] - 22家市值超500亿上市公司中,比亚迪等5家头部企业2024年营收实现双位数增长 [5][6] 行业机构建设 - 支持券商通过并购重组做优做强,2024年深圳23家证券公司资产规模全国第一 [7] - 私募基金管理人3107家居全国前三,27家百亿级股权创投机构数量全国第一 [7] - 2024年深圳企业通过境内外资本市场融资超7000亿元,其中IPO融资217.84亿元 [7] 资本市场对外开放 - 推动深港交易所互联互通,落地5项对港合作措施,深化"跨境理财通"机制 [8] - 深圳5家券商入选理财通2.0首批试点,236家A股公司参与沪深港通居全国第二 [8]
深圳再放金融“大招”!着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金融中心
深圳商报·2025-05-09 2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