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发展 - 上海正以自主可控算力为支点推动多行业变革,涵盖传统产业智能化与现代服务业数字化升级 [1] - 宝钢智能车间AI质检系统精准率达96%,太保数据中心智能算法每秒处理数万次保险业务 [1] - 上海计划到2025年智能算力规模突破100EFLOPS,建成50个行业语料库示范应用和3-5个大模型孵化器 [8] - 2024年上海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达4500亿元,同比增长7.8%,提前完成"十四五"目标 [8] 宝钢股份智能化转型 - 宝钢股份热轧车间采用AI模型预判炉况,冷轧车间"AI主操"实现秒级轧制规程调整,减少人为误差 [2] - 昇腾算力训练的高炉大模型使炉温预测准确率超90%,热轧AI缺陷识别准确率96%,年经济效益超千万元 [2] - 公司与华为昇腾合作构建云边端智能体系,计划2025年上线300个AI场景并打造5个标杆智能生产线 [3] 金融行业AI应用 - 太保科技构建保险业首个千亿级参数大模型,训练效率提升30%,理赔审核准确率提升59.4%,客户满意度80.5% [4] - 金融垂直大模型可处理健康险疾病风险评估等复杂场景,优化核保、理赔流程并形成行业知识壁垒 [5] - 太保科技基于华为鲲鹏实施"一云多芯"战略,30天完成60余个应用适配,推动保险系统国产化替代 [4] 上海超算中心与算力生态 - 上海超算中心昇腾Atlas900Pod集群运算速度达每秒10亿次,将AI训练周期从数周压缩至几天 [6] - 平台汇聚80余家企业机构,形成算法研发至商业转化的全产业链,如珑京信息推出智能体解决方案,新致软件聚焦金融AI转型 [6] - "超智融合"模式贯通基础研究到产业落地,上海电力大学风灵大模型降低风电运维成本30% [6] 政策与产业协同 - 上海"模塑申城"方案提出建设世界级AI生态,包括赋能中心、垂直模型训练场等 [8] - "基础平台+核心企业+场景应用"集群模式在AI与实体经济融合中形成示范效应 [7] - 上海超算中心通过"超算+智算"融合架构推动长三角智能化转型,助力芯片、工业软件等走向国际市场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