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长江商学院陈歆磊:零售商做自有品牌并非替代品牌商

零售商自有品牌发展现状 - 2006年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测试显示近三分之二学生在盲测中无法区分可口可乐与沃尔玛自有品牌Sam's Choice可乐 后者售价仅为前者一半 [1] - 2024年苏宁易购全渠道JSAV专供商品销售占比达22.6% 永辉计划将自营品营收占比提升至40% 盒马等连锁商超也在加大自营产品比重 [3] - 2022年中国超市TOP100企业自有品牌商品销售占比仅5% 远低于欧美国家20世纪90年代超30%的水平 [3] 中外市场差异分析 - 美国前20名零售商市场份额达60% 中国前100名零售商市场份额不足9% 行业分散导致渠道品牌价值薄弱 [4] - 欧美零售商自有品牌20世纪70年代末兴起 2000年左右在食品日用品中占比超40% 中国因外资零售巨头引入较晚且长期以低价替代品为主 [3] - 德国ALDI自营品占比高达90% 但美国Whole Foods自营品定位高端有机 显示零售商品牌定位差异显著 [8] 品牌商应对策略 - 品牌商合作需考虑三大因素:过剩产能利用 品牌价值保护 与自营品竞争关系 前置协商至关重要 [7] - 部分品牌商担忧沦为代工厂 部分看重稳定订单 更多选择与零售商自营品直接竞争 [6] - 零售商自营品本质是渠道品牌延展 通过差异化定价满足分层需求 而非完全替代品牌商 [12] 行业生态影响 - 头部零售商提升自营品占比可能引发行业效仿 形成"内卷"生态 挤压高质量品牌空间 [2][8] - 零售商降低坑位费反映选品能力提升 通过优化SKU组合实现自营品与品牌产品公平竞争 [9][11] - 渠道边界取决于市场需求 ALDI式高占比自营模式非常态 因难以覆盖全品类 [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