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工程有了“及时雨” 一揽子增量储备政策落地实施
央视新闻·2025-05-11 10:44
政策组合拳与资金支持 - 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首发时间较2024年提前约一个月,加速释放国内投资需求[1] - 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释放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同时下调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1] - 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以解决项目建设资本金不足问题[3] - 1.3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规模较去年增加3000亿元,支持"两重"建设项目[4] 重大工程项目推进 - "两重"建设项目清单新增跨区域、跨流域工程,如大中型灌区、引调水工程、城际铁路等[4] - 河南三门峡水库项目获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12亿元(含增发国债4.07亿元),工程进度显著加快[5][6] - 山东济南老旧小区供热管网改造获5300万元国债资金支持,覆盖32处小区、190万用户[6] 民营企业支持措施 - 向民营企业开放3万亿元优质项目,核电领域民间资本参股比例达20%,工业设备更新民企资金占比超80%[4] -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缩减至106项,较第一版压缩30%,放宽行业准入限制[4] - 成都智改数转企业获财政补贴超4.6亿元,培育9家国家级智能工厂[10] - 江苏推出全国首个民营信用贷产品,累计授信12.9亿元,覆盖571家企业[12] 创新生态与场景应用 - 合肥骆岗中央公园聚集150余项新技术产品,民营企业占比90%,实现空域审批"一窗服务、即报即飞"[13] - 合肥拥有低空经济产业链企业200余家、智能网联车企业900多家,建成全球首个无人艇超级工厂[14] - 低空智联网领域整合10余家企业80多套设备,推动协同研发[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