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工智能+”正在走进千行百业(科技视点)
人民日报·2025-05-12 06:24

人工智能+医疗 -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医疗机器人团队联合医疗企业研发智能超声技术,通过"机器人+AI+掌上超声"技术路径实现基层医疗应用[3] - 智能掌上超声设备使颈动脉检查时间从15分钟缩短至5分钟,设备重量大幅减轻可装入急救箱[1] - 该技术已在17个省份48个城市的基层医院等机构应用,累计完成近10万人次超声扫查[3] - 技术正拓展至乳腺、肝脏等更多器官筛查,旨在让优质医疗资源"沉得下、用得起"[4] 人工智能+科研 - 中国钢研科技集团通过"材料数据工厂"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将高温合金材料研发周期从10年以上缩短至3年[5][6] - 该技术能快速生成高质量多模态数据,精准分析复杂关联,自主迭代寻优,显著降低研发成本[5] - 2024年公司投入数亿元在深圳设立钢研国创,专注金属材料前瞻性研究与应用开发[6] - 人工智能技术有望解决材料服役过程中的性能演变与失效预测难题,实现全生命周期管理[6] 人工智能+金融 - 上海银行联合商汤科技等开发"海小智"和"海小慧"数字人柜员,已完成2000条问答数据和10万条语料训练[8] - 数字人柜员能识别多种口语化问法,回答准确率达80%以上,特别针对老年用户优化操作体验[8] - 上海银行作为上海最大养老金代发机构,60岁以上手机银行用户占比接近30%[7] - 目前正攻关方言识别技术,旨在帮助更多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9] 人工智能+教育 - 金山办公推出"WPS AI"工具,帮助吉林财经大学学生快速掌握多维表格等数字工具[10] - 该工具可将7G大小的实训报告导入知识库,快速分析学生实训收获与不足[11] - 人工智能能辅助教师创建教案课件,整理分析工作资料,提高教学效率[11] - 全国多所高校已开发"人工智能+高等教育"应用场景案例,涵盖知识建构与技能培养[12] 行业整体发展 - 人工智能技术正加速落地医疗、金融、教育、新材料研发等多个行业[1] - 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是技术赋能产业的关键,医疗设备研发需要原始创新[3] - 材料产业作为制造业基础,正抓住人工智能革新研发模式的机遇提升创新能力[7] - 教育行业通过技术人性化、模式创新和评价多元化享受人工智能效率红利[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