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壁碳纳米管概述 - 碳纳米管是由石墨烯层卷曲而成的无缝纳米级管状结构,分为单壁和多壁两种类型,两者在物理性质上存在显著差异 [1][2] - 单壁碳纳米管具有比表面积高、管径极细、管长超长、石墨化程度高等特点,导电效率超过多壁碳纳米管十倍以上 [1][4] - 单壁碳纳米管结构简单、化学性质稳定,缺陷少且均匀一致性好,而多壁碳纳米管层间易形成陷阱中心捕获缺陷 [4] 单壁碳纳米管性能优势 - 安全性能优:在45°C高温多周循环下,添加单壁碳纳米管的软包电池内阻增长明显低于其他导电剂电池,着火风险更小 [4] - 提升极片附着力:单壁碳纳米管网络可连接正极材料颗粒,增强颗粒间连接强度,尤其适用于易粉化的硅基负极 [4] - 添加量少、导电性优:单壁碳纳米管可在极低添加量下形成三维导电网络,电流密度高于铜等金属1000倍以上 [4][5] - 弹性好、机械性能高:单壁碳纳米管柔韧性更强,弹性模量和抗拉强度显著优于多壁碳纳米管 [5] - 导热性好:单壁碳纳米管单位质量导热系数高于多壁碳纳米管,且能承受750°C以上高温 [5] 单壁碳纳米管市场现状 - 2024年全球单壁碳纳米管浆料市场规模约为16亿元,预计2030年将达178亿元,行业处于供不应求状态 [1][13] - 生产工艺包括电弧法、激光烧蚀法和CVD化学气相沉积法,其中CVD法因成本低、可大规模制备成为最常用方法 [7][8] - 政策支持力度大,单壁碳纳米管被列入多省市重点培育新材料品类,国家层面将其纳入鼓励类目录和前沿新材料标准制修订计划 [10][12] 单壁碳纳米管产业链 - 上游包括设备供应商和原材料供应商(如NMP、丙烯、分散剂等),中游为单壁碳纳米管生产,下游应用于锂电池、固态电池等领域 [15] - 在锂电池领域,单壁碳纳米管作为导电剂可在低添加量下形成稳定三维导电网络,提升电子传输效率,2024年碳纳米管导电剂占比达18.4%,同比增长8个百分点 [17] - 对于硅基负极电池,单壁碳纳米管因其高长径比和柔软性成为不可或缺的导电剂,可有效维持硅碳包覆结构 [19] 单壁碳纳米管企业格局 - 全球能实现规模化生产的企业仅有OCSiAl、天奈科技、道氏技术等少数几家,大部分企业仍处中试或小试阶段 [22] - OCSiAl为全球最大供应商,天奈科技代表国内产业化领先力量,道氏技术已形成一定产能规模并加速释放 [24] - 多家企业加速扩产,如天奈科技年产150吨项目预计2025年Q4投产,华碳科技A轮融资超亿元用于产线扩建 [24] 单壁碳纳米管发展趋势 - 生产工艺将持续优化,技术突破将扩大应用范围 [25] - 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和新型电池技术发展,市场规模将保持快速增长,碳纳米管导电剂渗透率进一步提升 [25] - 行业集中度将维持高位,因技术壁垒高,龙头企业凭借技术优势占据较大市场份额 [25]
趋势研判!2025年中国单壁碳纳米管行业市场规模、业布局、产业链及未来趋势分析:越来越多企业布局单壁碳纳米管,规模不断壮大[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