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影像记忆|巾帼英豪
新华社·2025-05-12 09:26
赵一曼烈士事迹 - 1936年8月2日于黑龙江省珠河县就义 就义时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并高唱《红旗歌》[1] - 四川宜宾人 牺牲时年仅31岁 原为地主家庭出身 隐姓埋名赴东北参加抗联[1] - 战斗负伤被俘后遭受酷刑 宁死不屈痛斥日军侵略罪行 最终被杀害[1] 妇女抗战参与形式 - 前线作战:女民兵以锄头棍棒为武器进行军事训练 晋察冀边区15-45岁妇女多数参加自卫队[11][18] - 后勤保障:大后方女工纺纱织布[5] 河北涞源妇女制作军鞋[12] 护士为战士上药[14] - 兵员支持:母亲送儿参军 妻子送郎上战场[7][9] 华北妇女界代表曾赴喜峰口前线劳军[7] 历史纪念与精神传承 - 哈尔滨市南岗区设立一曼街以铭记抗战历史[3] - 2025年4月24日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举办相关展览[22] - 毛泽东1939年指出妇女觉醒对抗战胜利的重大作用 强调半数妇女参与是关键[7] 妇女抗战规模与影响 - 十四年抗战期间广大女性以无畏精神投身洪流[3] - 晋察冀边区女民兵参与站岗放哨 前线运输担架弹药等任务[11] - 形成"子弟兵的母亲"戎冠秀等典型人物[16] 女民兵开展投弹比赛等军事训练[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