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标准化建设赋能服务行业品牌提质升级
中国经济网·2025-05-12 14:03

行业标准化建设 - 护工服务行业推动标准化和品牌化发展 要求每位护工掌握158项标准化服务流程 确保服务质量可追溯和可评价[1][2] - 国家鼓励发展团体标准 通过行业组织形成产业共识 牵引服务质量提升和产业转型[2] - 构建"1+1+6+N"四级组织服务保障体系 以县级总站为枢纽 信息化平台为支撑 乡镇服务站为支点 村级服务点为触角 实现培训就业维权全链条服务[3] 就业与培训成效 - 通过护工技能认证系统 学员结业后可获得全国通用职业技能证书 就业率提升至92%[3] - 全县护工从业人员超过8000人 其中医疗护理3400余人 养老护理2400余人 育婴1000余人 家政服务1200余人[4] - 目标到2025年底实现1.1万名以上护工就业 培育员工制企业2家以上 规范性企业5家以上 示范点8个以上 月均工资达到5000元[4] 政策协同与产业规划 - 多部门联动推动护工培训纳入县域医养结合人才规划 护工服务嵌入社区养老体系[4] - 全县常住人口40.33万人 劳动力近26.24万人 农村劳动力15.41万人 年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超过14万人次[4] - 推动团体标准T/CAQP 039-2025向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转化 在六大细分领域凝练质量工作手册[5] 品牌发展战略 - 行业需从劳务输出向品牌输出转型 通过标准化筑基品牌未来[5] - 在母婴护理 托育照料 医疗护理 家政服务 高原康养 失能康复六大领域形成可复制推广的实践经验[5] - 以标准化建设与品牌赋能双轮驱动 打造"江源巧姑 大通护工"区域公用服务品牌[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