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中国毛笔:挥毫间晕染华夏文明
央视网·2025-05-12 20:37
毛笔的历史与文化价值 - 毛笔是中国传统文房四宝之首,既是实用工具也是中华文化的象征与载体[1] - 现存最早的毛笔实物出土于战国楚墓,全长21厘米,笔杆为实竹,笔头用兔箭毫制成[3] - 唐代安徽宣州成为全国制笔中心,元代后浙江湖州成为新中心并延续至今[3] 湖笔制作工艺与特点 - 湖笔制作需经历8道大工序、128道小程序,纯手工完成[5] - 每个工序学习需3年以上才能初步掌握,精通需更长时间[5] - 毛笔主要分为羊毛笔、狼毫笔、兔毛笔和兼毫笔,各有特点:羊毛细腻墨色多变、兔毫刚劲、兼毫兼具多种风格[5] 毛笔的艺术传承与产业现状 - 毛笔推动了中国书法、绘画等艺术发展,凝聚了制笔人的工匠精神[7] - 湖州善琏镇作为湖笔发源地,制笔技艺传承近2000年,家家户户会做笔[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