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汛”而动 水陆空协同护桥安全
杭州日报·2025-05-13 10:50
无人机桥梁检测技术 - 无人机对桥梁主梁、桥墩等关键部位进行全面细致的图像数据采集[2] - 无人机作业覆盖半径达5公里 数据实时传输至数字管理平台[3] - 高空视角可锁定桥梁结构细微损伤 掌控桥梁"表层健康"[3] 水下机器人检测技术 - 水下桥梁检测机器人可检测涉水构件结构破损、钢筋锈蚀、混凝土剥落等情况[3] - 机器人操作高效便捷 数据实时回传 提高精细化检测水平[3] - 可精准捕捉水下桩基裂缝等隐蔽病害 告别人工"盲人摸象"式探测[3] 智慧养护体系 - 传统人工巡检依赖桥梁检测车 耗费大量时间和人力[4] - 无人机巡检技术打造全新桥隧巡检模式 满足道路养护发展需求[4] - 数据接入智慧养护平台 形成"检测-分析-养护"全链路闭环[4] - 每座桥梁拥有专属"数字账簿" 养护决策更科学高效[4] 技术协同应用 - "水陆空"协同养护模式 水下机器人+无人机+智慧平台[3][4] - 水下机器人守护桥梁"根基健康" 无人机掌控"表层健康"[3] - 构建智能防汛养护检测体系 筑牢"智慧养护防线"[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