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当前中国商业建筑和交通枢纽存在楼层标识系统混乱问题 多种字母与数字混搭命名方式导致公众寻路困难 反映出行业缺乏统一规范的现状 [1][6][12] 楼层命名混乱现象 - 北京大兴机场停车楼出现1M夹层命名 导致乘客与网约车司机定位困难 停车楼共4层包含B1层、1层、1M层和2层 [6] - 北京南站地下停车场设M夹层 因入口隐秘导致大量司机和旅客迷路 东西停车场结构复杂 [6] - 东方新天地商场采用UG层(商场首层)、LG层(商场地铁层)和P1/P2/P3停车场命名 电梯系统分区导致顾客误入写字楼区域 [3][7][8] - 百货大楼停车场出现J2层夹层 位于B2与B3层之间 采用拼音首字母"J"标识 [5][9] - THE BOX朝外商场采用G层、L1、L2命名 但内部书店使用1/2/3层编号 出现同一建筑双重标准 [9] - 北京超极合生汇商场楼层指示牌使用LG0/LG1/LG2 但电梯按钮标注M/B1/B2 造成消费者认知混淆 [10] 命名规则解读 - L代表Level F代表Floor 均指示地上楼层 例如L1/F1/1F [10] - B代表Basement地下室 例如B1/B1F [10] - LG代表Lower Ground地下楼层 LG1为地下一层 LG2为地下二层 [10] - UG代表Upper Ground地上楼层 通常不跟数字 [10] - P代表Park停车场 P1为地下一层停车场 P2为地下二层 [11] - M层代表Mezzanine夹层 J层可能为汉语拼音"夹层"首字母 [11] 行业现状与建议 - 非数字编号方式被广泛采用 因其能提示楼层功能属性 [12] - 部分商场避免使用B1/B2命名地下楼层 以消除消费者负面心理感受 [12] - 中国高层建筑发展历史较短 尚未出台楼层命名规范指南 落后于发达国家标准化进程 [12] - 需制定本土化楼层命名规则 参考国外设计指南建立清晰统一标准 [12]
公共场所楼层命名把人绕晕
北京晚报·2025-05-13 0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