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小程序运营方获取消费者线下购物信息被起诉 未经同意,经营者处理个人信息违法(新闻看法)
人民日报·2025-05-14 06:00
个人信息保护法律问题 - 消费者在使用APP和小程序时面临个人信息被强制收集和共享的问题,这涉及消费选择权、知情权和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问题 [1] - 消费者马先生通过微信扫码支付后,其线下交易信息(包括交易店面、时间、商品名称等)被小程序获取,法院认定这些信息属于个人信息 [1] 法院判决与法律依据 - 根据《个人信息保护法》,处理个人信息需取得个人同意或为履行合同所必需,而涉案小程序未在《用户服务协议》和《隐私政策》中明示将获取线下交易信息 [2] - 法院认定小程序获取线下交易记录的行为未经消费者同意,且非履行合同所必需,构成对个人信息权益的侵害,判决被告书面赔礼道歉 [2] 行业涉及范围与消费者建议 - 涉及个人信息保护的案件覆盖社交、电商、金融等互联网企业,以及物业公司、房屋中介等服务行业主体 [3] - 消费者应增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避免非必要提供信息,并熟练掌握隐私设置和权限管理方法 [3] - 在权益受侵害时,消费者可通过投诉或诉讼等方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