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税政策变动 - 美方取消91%的加征关税,中方相应取消91%的反制关税,双方暂停实施24%的“对等关税”及反制关税90天 [3] - 协议实施后,美国对中国商品的关税从145%降至30%,中国对美国商品的关税从125%降至10% [3] - 关税新政策实施迅速,90天“暂停期”对海运而言非常短暂 [2] 企业层面的即时反应与谈判 - 部分客户因库存见底而立刻恢复生产出货并愿意支付现有关税,部分客户选择观望或要求重新谈判价格以共同消化关税成本 [4] - 出口企业面临美国客户希望“降价来弥补关税”的压力,双方进入新价格谈判阶段 [4][6] - 一些企业已重启与美国客户的合作,第一步是清理库存 [2][6] 供应链与物流市场影响 - 过去六周亚洲至美国和拉丁美洲航线中国始发货物订舱量下降30%至60% [9] - 随着暂停货物恢复发运,贸易量可能出现反弹,但船公司因先前削减班次导致5月份舱位紧张 [8][9] - 跨太平洋东向航线贸易量在4月同比下跌20%至30% [8] 外贸企业的长期战略调整 - 多家公司早已启动全球化产能布局以应对贸易不确定性,例如将产能转移至东南亚或美国本地 [10][11] - 鸿利达的美国市场营收占比已从80%降至50%,同时积极拓展国内市场分散风险 [10] - 新宝股份对印尼二期项目增资5000万美元以扩大海外产能,设计产能达产后预计能满足目标客户大部分需求 [11] 行业整体展望与挑战 - 中美经贸会谈结果好于预期,市场风险偏好明显回升 [3] - 尽管关税大幅降低,但部分被保留的关税对出口影响仍不能忽视,对低毛利行业压力很大 [3][12] - 对于美国市场占比高的企业,建议尽快布局海外产能保订单;占比不高的企业则需开拓其他市场分担风险 [12]
中美“关税战”暂缓 外贸人又忙起来了
经济观察网·2025-05-14 1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