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住宅项目规范》核心内容 - 新规范以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住宅为目标,整合并强化了以往分散的强制性标准,形成系统性规范体系 [3] - 规范覆盖住宅项目的建设、使用和维护全周期,重点关注规模、布局、功能等关键维度 [3] - 住建部明确新规范通过整合多维度性能要求(如声/热/光环境),提升执行便利性,避免关键点遗漏 [3] 空间标准升级 - 新建住宅层高下限从原标准提升至3米,卧室与起居室净高不低于2.6米 [5] - 层高提升带来外窗面积扩大,改善通风采光条件,并为地暖、新风系统等设备安装创造空间 [5] - 清华大学专家指出该调整可提升住宅"均好性",保障房与商品房均适用,改造项目按初始标准执行 [7] 隔声性能强化 - 外窗隔声标准从30分贝提高至35分贝,同步提升墙体与楼板隔声性能 [7] - 针对性解决邻里噪声干扰问题,直接改善居住体验痛点 [7] 适龄化设计规范 - 电梯设置门槛从7层下调至4层,卫生间需预装扶手或预留安装条件 [7] - 集中绿地强制设置儿童活动场地,实现全龄段居住需求覆盖 [7] 保障房建设实践 - 青岛保障房项目采用可变户型设计,厨房与客厅、卧室之间可灵活改造,满足动态需求 [13] - 北京昌平商品房项目通过风雨连廊、多功能架空层(办公/健身/游乐区)提升社区交互性 [11] 旧改技术应用 - 北京核心区老旧小区采用混凝土模块化建造技术,工厂预制率达80%以上,施工周期缩短至1年内 [16][18] - 改造后老房加装电梯、优化户型,全国已累计改造城镇老旧小区28万个,惠及1.2亿人 [15][18] 行业发展趋势 - 建筑业正推进数字化与绿色化转型,带动材料、建造环节降本提质 [18] - "好房子"理念从商品房向保障房渗透,2023年全国"好房子"设计大赛获奖方案已落地实施 [11][13]
焦点访谈|三个关键词解读《住宅项目规范》,这是你心中的“好房子”吗?
央视网·2025-05-14 2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