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脱黑向绿 绿富共兴(现场评论) ——向转型要活力⑤
人民日报·2025-05-15 06:15

煤炭产业转型 - 伊金霍洛旗煤炭储量560亿吨 年产能2.1亿吨 累计外送30亿吨 但采煤沉陷区达70余万亩且每年新增3万亩 [1] - 转型策略为"优势再利用" 依托煤化工技术 风光资源及沉陷区土地空间 而非另起炉灶 [1] - 国家能源集团实现百万吨级煤直接液化制油工业化 煤粉转化为石脑油 柴油等产品 [2] - 汇能煤化工年转化550万吨煤炭为液化天然气 产业链从"挖煤卖煤"延伸至"煤头化尾" [2] 新能源产业集群 - 蒙苏经济开发区构建零碳园区 光伏与风电产出绿电 支撑电池电芯 新能源重卡等生产线 [2] - 形成光伏组件 储能电池 氢燃料电池电堆 新能源重卡等一体化产业集群 [2] - 采用"以绿制绿"模式 绿色能源生产绿色产品 产业协同提升结构效能 [2] 生态修复与经济效益 - 通过"土地+光伏""复垦+农牧业"模式 建成绿色矿山47座 露天煤矿复垦率96.85% 还地率94.51% [3] - 采煤沉陷区改造为光伏区 种植牧草及经济果林 村民可返聘为产业工人 [3] - 区域环境从"沉陷区"转向"风景区" 实现生态与经济效益双提升 [3] 战略方向 - 产业转型锚定国家清洁低碳能源体系战略 技术赋能推动煤化工链条拓展 [2] - 资源富集区注重集约化发展 提升含新量 含绿量 布局从"地下"转向"地上"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