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让“身体倍儿棒”成为大学生标配(体坛观澜)
人民日报·2025-05-15 06:41

政策与制度推行 - 云南省自今年毕业季起在全省92所高校推行“大学生体质健康优良证书”制度,体测成绩80分以上的学生毕业时可获证[1] - 该制度旨在彰显“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并将健康体魄作为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1] - 政策引导与“内生动力”相互作用,目标是使“身体倍儿棒”成为大学生标配[2] 高校具体举措与课程创新 - 云南大学实施“最严体育校规”,将毕业证与体测成绩挂钩[1] - 南京邮电大学综合早操、体育课及体测成绩,为优秀学生发放“健康奖学金”[1] - 南方科技大学连续5年举办减重比赛以增强学生体质和自我管理能力[1] - 安徽农业大学开设舞龙课,每学年近300人抢课,长期参训人数达百人[2] - 南京农业大学为体重超标学生开设减脂课,并提供课后健康管理指导[2] - 北京大学开设数字体育课,学生借助智能设备可体验滑雪、划船等运动[2] 校园运动氛围与设施建设 - 高校通过增设自重训练架、太极推手桩等设备,将微型健身区延伸至教学楼、图书馆、宿舍周边[2] - 部分学校盘活闲置资源,将校舍屋顶改造为加装安全围栏与遮阳棚的多功能运动空间[2] - 许多学校在操场安装太阳能路灯方便夜跑,灯光球场的使用提升了学生夜间运动积极性[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