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记者观察丨揭开期权腐败“隐身衣”

紧盯权力寻租本质 从源头加强防范治理 揭开期权腐败"隐身衣" 纪检监察机关将查处"期权腐败"作为惩治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的重要方面,深入分析"期权腐败"案件特 点和发案规律。 "期权腐败"的涉案人员多为单位"一把手"或是关键部门领导干部。如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城市建设投 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吴某某带头违纪违法,大肆插手干预工程项目,大搞"期权腐 败",让商人老板代为保管好处费,待退休"安全着陆"后再行兑现。最终,吴某某被判处有期徒刑15 年。 "期权腐败"案件行受贿双方通常长期交往、彼此"信任",对权钱交易有着心照不宣的"默契"。上海市闵 行区某镇原党委书记谈某通过打招呼、"内部操作"等方式,帮助其相交多年的商人老板龚某顺利承接建 设项目。随后,龚某又将该项目转包给第三方公司。对于第三方公司支付的"介绍费",龚某与谈某商 量,钱先放在龚某处,等退休后两人一起使用。谈某后来又为龚某介绍了某村河道整治工程,两人故伎 重施,约定把"介绍费"作为"退休金"。最终二人均受到严肃惩处。 为防范破解"期权腐败"问题,多地纪检监察机关加强对离职退休公职人员,曾任职于重要领域、关键岗 位领导干部的监督,注重源头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