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收入同比增长40%至245万美元,其中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887%至116万美元[3]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现金及应收账款合计2759万美元[3] - 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29%下降至8%,主要因技术项目所需工时超出预期[4] - SG&A费用从421万美元增至720万美元,主要由于广告营销及股权激励增加[5] - 研发投入从955万美元增至245万美元,反映计划中的研发咨询服务增加[6] - 运营亏损从466万美元扩大至944万美元,主要受SG&A和研发支出增加影响[6] - 净亏损从500万美元扩大至1881万美元,每股亏损007美元,主要受比特币持仓市值波动影响[7] 战略布局 - 公司定位为"BTC-First比特币国库公司",目前持有超过1亿美元现金及比特币资产,计划将90%盈余现金用于比特币收购[2][13] - 比特币持仓量增至716枚,年初至今实现1975%的BTC收益率,采用"BTC Yield"作为关键绩效指标[10] - 决定关闭圣地亚哥办公室,将运营整合至德克萨斯州Webster市以提升效率[8] 业务进展 - 获德克萨斯太空委员会670万美元资助,开发可在-60°C工作的KULR ONE太空电池平台,与NASA约翰逊航天中心及South 8 Technologies合作[9][10] - 与德国Bionic建立战略合作,成立KULR AI & Robotics部门,获得Apogee ULTRA外骨骼机器人在北美独家经销权,瞄准415亿美元的可穿戴机器人市场[10] - 与AstroForge合作开发500Wh太空电池组,满足小行星资源开采任务需求,该太空电池市场规模预计2030年达635亿美元[10][11] - NASA认证的M35A电池细胞被美国私营航天公司采用,将用于Artemis II任务及400Wh K1太空电池[15] 技术创新 - 推出区块链供应链验证系统,为锂离子电池创建NFT形式的测试数据存证,基于Coinbase的Base L2链开发[15] - 开发符合NASA 20793标准的电池架构,M35A电池在-20°C下能量密度达214Wh/kg[15]
KULR Technology Group Reports First Quarter 2025 Financial Resul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