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助残日表彰大会 - 北京推荐的6位全国自强模范、9个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集体和1位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获得表彰[1] - 北京持续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坚持做好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等工作[1] - 表彰对象展现了残疾人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风貌,彰显社会各界对残疾人事业的关心与支持[1] 蔡磊 - 渐冻症科研与公益 - 蔡磊搭建"渐愈互助之家"患者医疗大数据科研平台,已链接上万名患者,建立中国第一个渐冻症病理科研基因样本库[2] - 构建患者血液、脑脊液蛋白组学、代谢组学等科研样本平台,推动一百多条药物管线和治疗路径探索[2] - 创立渐冻症公益基金和慈善信托,累计投入数千万元,设立"生命科学破冰奖"及"破冰奖学金"[3] 薛娟 - 残疾人体育运动 - 薛娟在国际国内重大比赛中获得奖牌100余枚,包括2016年里约残奥会TT3级女子单打和团体冠军[6] - 2020年东京残奥会蝉联TT3级女子单打和团体冠军,2024年巴黎残奥会获乒乓球女子双打WD5冠军[6] - 担任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护旗手,获得"全国工人先锋号""全国三八红旗手集体"荣誉称号[7] 王甦菁 - 科技无障碍研究 - 王甦菁带领团队致力于微表情智能分析研究,构建从基础理论到应用实践的完整技术体系[10] - 倡导"AI+辅具"理念,建立全球最大的中文构音障碍数据库,改善残障人士生活质量[11] - 2022年获江西医学科技奖二等奖,2023年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连续六年入选斯坦福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11] 牟育著 - 残疾人服务工作 - 组织752场红色主题活动,覆盖超过2.5万人次,打造"大兴残联"新媒体平台作为残疾人信息桥梁[14] - 连续8年跟踪记录215户残疾人家庭收支状况,帮扶7750名残疾人实现就业[14] - 推动无障碍环境建设纳入网格化管理,凝聚58家区属单位合力,建设助残增收基地带动946名低收入农户残疾人脱低增收[15] 唐占鑫 - 脊髓损伤者康复与就业 - 成立全国首家脊髓损伤者"希望之家",帮助900多名伤友进行生活重建训练[19] - 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累计培训2500多名残疾人,助力700多人实现灵活就业增收[20] - 开发绒线制作、掐丝珐琅等手工产品,为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制作颁奖花束"绒耀之花"[20] 梅景田 - 长城保护与乡村振兴 - 梅景田用40多年时间守护长城,亲手开辟巡山小路,每周坚持巡视清理[23] - 推动成立"长城志愿者保护协会",带动乡亲和专业人员共同保护长城[23] - 号召建设"石光长城"精品民宿、"石光书屋"和村史馆,为村民创造就业机会[24] 曲华 - 中医药研究与应用 - 曲华运用中西医结合方式为6000余名心血管疾病患者缓解病痛[27] - 建立"循证评价-机制解析-临床转化"一体化研究体系,发表110余篇学术论文[27][28] - 搭建"病证结合-多靶解析"技术平台,突破中药复方研究关键瓶颈,获中国中医科学院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8]
共筑希望 温暖同行
北京日报客户端·2025-05-16 0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