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告人当庭翻供,公诉人如何应对?
人民网·2025-05-16 09:02
案件审理情况 - 被告人唐某被指控与晋某等人共同贩卖运输冰毒4000克 其中1000克运至重庆交给陈某贩卖 剩余1100余克在唐某家中被查获[3] - 唐某辩称未为晋某运输毒品"探路" 但公诉人出示高速出入口信息 通话记录(平均每26分钟一次)等证据证明其在前探路[1][2] - 张某庭审中突然翻供称仅构成包庇罪 公诉人通过同案犯指认 技术侦查材料等证据证明其全程参与贩毒[5] 公诉表现 - 公诉人精准解析犯罪构成 逻辑严密论证清晰 有效回击被告人及辩护人无理辩解[4] - 通过多媒体举证 层层设问揭示被告人供述矛盾 及时回应非法证据排除等程序性质疑[7] - 评议组指出可改进方向包括讯问技巧(开放转封闭问题) 暗语证据固定 犯罪原因剖析等[8] 案件特点 - 跨省域重大毒品犯罪 涉及上下线多人 具有取证难 证据易变 被告人翻供等典型特征[4] - 庭审持续5小时 公诉人完整展示资金流向 毒品运输路线 分装贩卖全过程证据链[3][5] 社会影响 - 最高检评议组及川渝两地120余名检察人员观摩 人大代表肯定庭审规范性与公诉准备充分[3][6] - 该案成为检察机关提升重罪案件出庭能力的典型案例 公诉人表示将落实评议改进建议[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