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破新能源汽车维修“坚冰”
新能源车售后维修领域出现的争议让行业软肋暴露无遗。多家非官方授权的汽修店被整车企业告上法庭 ——去年,上海两位修车师傅被蔚来汽车起诉并获刑,罪因是解锁了新能源车电池包;今年2月到4月, 北京一家个体汽修店也陆续被赛力斯(601127)、比亚迪(002594)和小鹏汽车告上法庭,因为其修理 了这三个品牌的新能源车还发了视频。 诉讼和争议主要围绕着软件和数据所有权展开。车企以保护数据之名,设置电池包和软件数据等不可 碰、不可改的规则,并通过与质保权益相关的用户协议条款限制车主维修选择权,导致用户必须在车企 授权经销店进行费用更高的维修保养。新能源车车主的疑问是:自己花钱买的车,却连选择去哪里修车 的权利都没有。 对车企把持新能源售后服务是否属于市场垄断行为众说纷纭,在尊重用户选择权和确保安全之间如何找 到最大公约数也要考量,但可以肯定,现实不仅与用户期许相悖,也不符合国家有关部门"合理降低新 能源汽车维修使用成本"的要求。有保险公司甚至吐槽,在车企对原厂件的垄断下,有些新能源车的"零 整比"甚至超过奔驰。 差不多十年过去,如果眼看着售后"拖后腿",很可能影响新能源车下一步的发展。毕竟使用成本低是大 多数人选择电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