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协定与义乌小商品城 - 美国关税政策转向 中美达成贸易协定 关税战暂缓 但中美经贸关系的长期性 复杂性和艰巨性仍需理性预期 [1] - 义乌小商品城凭借"一站式跨品类采购"模式吸引阿拉伯 非洲等非美市场采购商 成为中国应对中美脱钩风险的重要支点 [1] 义乌小商品城的订单与出口情况 - 圣诞用品订单未大幅提前 部分客户因中美贸易不确定性提前锁定订单 但整体仍在正常时间框架内(订单通常在年初三四月下达 五六月启动运输) [3] - 美国关税加征对义乌出口影响较小 调研数据显示变动不明显 [4] 义乌商家的经营模式与心态 - 义乌商家对美国缺乏明确认知 经营基本不存在对美业务敞口 因此对中美贸易动态无感知 [5] - 义乌模式与品牌代工模式不同 属于无品牌商品的集中式跨品类采购 阿拉伯采购商会一次性选购饰品 玩具等多种商品整合装箱运回 [6] 中国优质产能的全球化路径 - 中国消费品产能(服装 日用品 饰品等)竞争力强 但内需有限 需对外输出以避免过剩 [8] - 义乌配套支付体系 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CIPS系统及"一带一路"布局 是为防范中美脱钩风险 确保优质产能的国际市场出口路径 [8] 中美关税政策的影响与市场替代 - 美国关税政策本质是对中国优质制造产能的眼红与忌惮 但中国不屈服 政策变化对贸易无重大直观影响 [9] - 中国对美贸易占比约15% 美国市场不大 其他市场可通过全球渗透率提升补足缺口 [12] - 中国产能是"绝对不足 相对过剩" 因内需不足导致过剩 但全球需求本应不足 [12] 义乌的全球垄断地位 - 义乌供应全球80%圣诞用品 其他小商品也强势 垄断地位基于中国制造的全球垄断 [16] - 中国发展起来的产业带不可复制 义乌垄断的基础是中国制造的全球垄断 [16] 海外采购商的心态与行为 - 海外采购商基于商业需求采购中国商品 与美国态度无关 仍按市场规律聚集义乌 [13][14]
吴劲草:全球关税战硝烟滚滚,为何义乌“云淡风轻”?
观察者网·2025-05-17 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