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祠难老泉复涌!太原多措并举推动地下水超采治理
人民日报·2025-05-18 09:07
难老泉断流历史与原因 - 难老泉因煤矿大规模开发、工业取水过度于1994年断流,地下水位以每年2米速度下降至2008年最低点(距泉口27米)[2] - 断流主因包括地表水补给不足、地下水开采过度、采煤排水破坏岩溶系统,西山矿区曾达200多个煤矿[2] - 断流后通过人工打井供水维持景观,2002年引入浅层水但水质偏黄需定期清淤[3] 生态修复措施 - 2006-2014年煤矿从275座整合至53座,吨煤排水量降至0.65立方米[4] - 搬迁化工厂/电厂/水泥厂等耗水企业,2018年重新划定采矿范围禁止进入泉域保护区[4] - 实施15项水源置换工程,地下水开采量从4.51亿立方米(2004年)降至1.85亿立方米(2024年)[5] - 汾河二库蓄水位抬升扩大岩溶浸润面积,增加补给量[5] 复涌成效 - 2023年5月首次自然出流,全年出流133天,2024年出流天数增至273天[6][7] - 当前水位高于泉口1.27米,出流量达每秒0.15立方米(日均1.3万立方米)[6][7] - 山西修订《泉域水资源保护条例》,要求限采地下水并限制高耗水项目[7] 未来规划 - 计划2025年前再压采地下水0.8亿立方米,实现采补平衡[8] - 修复灌溉水渠以恢复晋祠大米种植,泉水已流向周边村庄[7] - 全省对19处岩溶大泉实施"一泉一策"修复方案[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