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莫斯科的朋友们》的传播与影响 - "今日俄罗斯"电视台连续两天在黄金时段转播新华社纪录片《莫斯科的朋友们》[1] - 纪录片从中国视角讲述苏联卫国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非凡意义[1] - 俄罗斯观众对纪录片产生强烈共鸣,认为中俄两国在二战中付出巨大牺牲[1] 俄罗斯对二战历史的集体记忆 - 莫斯科胜利博物馆展示260万节链条,象征苏联在二战中牺牲的2600万人[2] - 博物馆已收集100多万张照片纪念二战亲历者,包括俄罗斯总统普京的父亲[2] - 俄罗斯人将5月9日"胜利日"视为重要纪念日,认为二战胜利关乎国家存亡[2] 中俄历史观的共鸣 - 俄罗斯学者认为中国深刻理解俄罗斯对二战的感受,因两国都经历关乎民族存亡的战争[2] - 两国战士并肩奋战的共同经历拉近了中俄关系[2] - 俄中共同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表明历史观建立在共同事实基础上[7] 习近平主席演讲的影响 - 2013年习近平主席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被视为历史性时刻[3] - 演讲促使俄罗斯学者开始研读中国历史,世界观发生转变[4] -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被认为强调和平、稳定和繁荣的共同性[4] 俄罗斯学者对中俄关系的看法 - 俄罗斯汉学家认为俄中关系践行"和而不同"理念,是同行伙伴而非军事盟友[7] - 俄中在国际事务中守望相助,成为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中流砥柱[7] - 文化交流如中国影视作品在俄传播有助于增进相互理解[7] 对未来的期许 - 俄罗斯学者强调世界需要开放合作和文明交流[7] - 和平、贸易和文明交流被视为21世纪最重要的事情[7] - 纪念二战胜利的目的是警示世人避免历史浩劫重演[5]
特稿|为什么这一纪念不能忘却
新华社·2025-05-18 1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