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高温、干热风,今年的夏粮如何夺丰收
新京报·2025-05-19 06:56
干旱与干热风对小麦产业的影响 - 黄淮中西部、华北南部、陕西关中等地持续无有效降水,日最高气温达32℃以上,河南西部、陕西关中、山西南部等地冬小麦干热风风险高[1] - 干热风定义为气温高于30℃、相对湿度低于30%、风速≥3米/秒的气象过程,会导致小麦灌浆期缩短、粒重下降,严重威胁产量[5] - 2024年小麦灌浆期干热风影响范围涵盖黄淮中西部、华北南部等地,部分地区达中度以上风险,属于典型极端天气事件[7] 抗旱措施与成效 - 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联合农科院专家团覆盖100个单产提升县,山东调配黄河水灌溉,湖北实施"工程调水+人工增雨"双轨抗旱,四川组织灌溉设施抗旱,安徽投入600余台喷灌设备浇灌83.5万亩小麦[3] - 截至4月底,冬小麦主产区87%麦田已通过灌溉或降雨缓解旱情[4] - 中央及地方财政下拨专项资金用于"一喷三防",应对干旱、干热风及病虫灾害[5] 干热风应对技术方案 - 科学灌溉:灌浆初期补水调节田间小气候,干热风来临前3-5天微喷灌增湿降温[8] - 叶面喷肥:灌浆期喷施磷酸二氢钾或植物生长调节剂,干旱严重区域可增加喷肥次数与水量[8] - 品种选择:优先种植抗旱性强、水分利用效率高的小麦品种[8] 小农户应对策略 - 选择耐旱耐热型品种以增强自身抗逆能力[9] - 利用政府支持的"一喷三防"技术及有限水源优先保障灌浆期供水[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