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经济与应急救援装备行业核心观点 - 低空经济通过"低空+"模式实现多领域深度融合,"低空+应急"和"低空+消防"领域展现出强劲发展动能 [1] - 中国已构建全球规模最大的无人机应急响应体系,单次任务可调度500架无人机协同作业,京津冀地区采用无人机群协同灭火后救援效率提升达300% [1][10] - 2024年中国低空应急装备市场规模约870亿元,占全球市场份额近四分之一,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冲破千亿门槛 [10] - 行业呈现"头部引领、中小活跃"的竞争格局,大疆、亿航、中航无人机等头部企业占据主导地位 [14][16] 低空应急救援装备分类 - 按飞行器类型:无人机(灾情侦察、物资投送)、直升机(人员转运、医疗后送)、eVTOL(城市密集区短途运输) [3] - 按功能模块:侦察预警类(环境感知)、救援执行类(人员解救)、通信保障类(信息畅通)、医疗支持类(黄金1小时救治) [3] - 按应用阶段:事前预防(隐患排查)、事中处置(直接救援)、事后重建(灾后恢复) [3] 产业链结构 - 上游:钢材、铝合金、高分子材料等原材料,芯片、电池、电机等核心零部件 [4] - 中游:无人机、直升机、eVTOL等航空器制造,地面控制站、起降设施与维修服务 [4] - 下游:物流配送、低空旅游、应急救援、农业植保等多元化应用场景 [4] 政策支持与发展规划 - 国家级政策《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提出"三化"发展路径(无人化、电动化、智能化) [6] - 规划到2027年实现三大突破:应急救援和物流配送能力规模化部署、城市空中交通商业化运营、培育20个以上示范应用场景 [12] - 地方政策支持:广东、四川、江苏等地出台低空经济相关政策,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与应用示范 [6][7] 行业发展趋势 - 智能化:深度融合AI、大数据技术,实现灾情智能分析、路径自主规划及装备协同作业 [19] - 生态化:构建"研发-制造-运营-服务"全产业链生态系统,新能源动力系统(氢燃料电池无人机占比35%)和可回收材料(循环利用率超60%)广泛应用 [20] - 国际化:实施"技术标准双输出"战略,主导国际标准制定,开拓东南亚、非洲等特色场景市场,大疆装备已服务全球56个国家 [21] 基础设施建设 - 国家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综合管理平台(UOM平台)2024年投入运行,实现无人机全生命周期管理 [12] - 地方层面形成"国家-省-市"三级协同的低空治理网络,江苏、广东等先行省份推进省市管理服务平台建设 [12] - 规划到2030年建成"电动垂直起降客运网络"、"三级无人机物流网络"和"低空作业网络"的新型基础设施 [10]
趋势研判!2025年中国低空应急救援装备行业政策、行业现状、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低空经济万亿蓝海领航,应急装备行业前景广阔[图]
产业信息网·2025-05-19 0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