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发展概述 - 刚性覆铜板在电子电路中起导电、绝缘和支撑作用 影响信号传输速度、能量损耗和特性阻抗等性能 [2] - 根据应用领域和机械刚性不同 覆铜板可分为单面、双面、多层、刚性和挠性覆铜板 [2] - 刚性覆铜板不易弯曲 具有一定硬度和韧度 主要应用于通信设备、家用电器、电子玩具、计算机周边设备等产品 [2] 政策背景 - 政策支持呈现多层级、多维度协同推进特点 聚焦技术升级、设备智能化改造和绿色化转型 [4] - 重点支持高频高速覆铜板、高性能基材等关键材料的研发突破 优化生产工艺和建立标准化检测体系 [4] - 强调环保材料替代和清洁生产工艺推广 响应国家双碳目标 [4][5] - 注重产业链协同 通过地方产业集群建设和财税优惠 加速覆铜板在5G通信、新能源汽车等高端市场的应用适配 [5] - 潮州市政府2023年4月文件将高频微波印制电路板、高速通信电路板、柔性电路板、高性能覆铜板等列为优先发展产业 [6] - 工信部等2023年7月文件要求提升高频高速印刷电路板及基材、电子树脂等电子材料性能 [6] - 工信部等七部门2024年4月文件推动在电子等重点行业更新先进设备 提升工程化和产业化能力 [6] 产业链结构 - 上游以电子级玻璃纤维布、铜箔、树脂、木浆纸等关键原材料供应为主 [7] - 中游聚焦刚性覆铜板生产制造 通过层压、涂覆等工艺将原材料加工为成品 [7] - 下游覆盖通信设备、家用电器、电子玩具、计算机周边设备等终端应用领域 [7] 市场现状 - 2023年全球刚性覆铜板销售额同比下滑16.3%至127.34亿美元 销售量微降1.1%至6.568亿平方米 [9] - 常规FR-4以33.38%销售额占比稳居首位 特殊树脂基及专用CCL占比攀升至32.88%成为第二大品类 [9] - 无卤高速品类销售额逆势增长5.5% 技术门槛提升推动量减价增 [9] - 2019-2021年行业高速增长 受益于5G基站建设加速、新能源汽车电子需求激增及疫情催生的消费电子需求 [1][11] - 2022年起行业进入调整期 受全球经济衰退、消费电子需求疲软及半导体供应链扰动影响 [1][11] - 2023年中国市场销售量微降至5.249亿平方米 销售额缩水至93.34亿元 同比降幅达16.3% [1][11] 竞争格局 - 全球产业呈现一超多强、梯队分化、区域竞合格局 [13] - 建滔化工、生益科技、台光电材等头部企业主导中高端市场 [13] - 中国龙头企业凭借5G基站建设、新能源车三电系统及AI算力硬件需求红利加速产品升级 [13] - 建滔化工凭借垂直整合供应链体系与规模效应占据全球市场份额首位 但业务重心集中于常规FR-4等中低端产品 [15] - 生益科技以技术驱动为核心 聚焦高速、高频及IC封装等高端领域 通过突破M6以上高速材料技术壁垒切入AI服务器供应链 [15] 发展趋势 - 产业加速向高频高速、高导热、低损耗等高性能方向突破 满足5G通信、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及数据中心等新兴领域需求 [17] - 行业重点研发高频高速覆铜板、高导热基板及封装载板等高端产品 技术壁垒持续提升 [17] - 环保政策驱动下 产业加速向无卤素、低VOCs排放等环保型产品转型 [17] - 企业通过水性树脂替代、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及节能工艺革新 降低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与环境污染 [17] - 未来随着5G-A网络部署、新能源汽车智能化升级及数据中心建设提速 高频高速、高导热覆铜板需求将支撑市场回暖 [11]
2024年全球和中国刚性覆铜板产业销售及企业格局现状,行业进入调整期[图]
产业信息网·2025-05-19 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