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打串通投标犯罪,最高法、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案例
中国新闻网·2025-05-19 14:23
案件涉及领域与特点 - 串通投标犯罪案件涉及医疗、教育、工程建设、物资采购、土地承包等多个经济领域 [1][2] - 犯罪呈现主体多元化、手段隐蔽化、链条组织化的新特点 [1] - 犯罪手法包括招标方与投标方内外勾结、招标代理机构牵线、投标人相互串通围标陪标等多种类型 [2] 新型犯罪手法与认定 - 出现新型犯罪手法如招标方为意向投标人量身定制招标参数、招标代理机构控制评标专家账户虚假评分、投标人采用阶梯式布点报价规避监控 [3] - 案件审理坚持证据裁判原则,审查招标文件、电子数据、资金流向等核心证据以准确认定犯罪性质 [3] - 对案件中涉及的行贿、受贿等关联犯罪行为依法数罪并罚 [3] 司法惩处与治理措施 - 惩处措施包括判处罚金、追缴违法所得等手段以彻底铲除犯罪利益链条 [4] - 典型案例中依法对袁某判处罚金并追缴其通过卖标所得的违法收入400万元 [4] - 司法机构在审理案件时间行业主管部门制发司法建议,提示资质审查、评标规则设计、电子招标系统安全等环节的高发风险 [5] - 通过个案推动系统治理,实现办理一案、预警一域、规范一行的效果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