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发展与产业营商环境 - 86.35%的民营企业对地方围绕产业促进营商环境发展有所期待 [1] - 东部地区是产业营商环境建设改革最密集、创新成果最聚集的区域 [1][3] - 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新质生产力新产业培育环境建设呈现一体化态势 [1] 地方政府政策与创新实践 - 2024年至2025年31个省级地区中有15个在政府工作报告或专项行动中直接提到优化"产业营商环境"相关任务 [3] - 上海营商环境8.0行动方案将"提升产业营商环境"列为全市重要战略目标 [3] - 安徽提出"因业施策"探索优化产业营商环境 海南2025年强调聚焦重点产业和特色产品营商环境 [3] - 浙江、江苏、广东、上海、福建、天津、北京等地优化产业营商环境案例数量占比达一半以上 [3] 产业营商环境建设关键要素 - 各地推动基础设施供给从"粗放式保障"向"精准化定制"跃迁 形成空间载体创新驱动产业集聚新范式 [4] - 人才保障环境实现从关注当下到运筹未来 对人才在产业可持续发展中的核心作用形成前瞻认识 [4] - 产业金融环境实现从普惠供给到垂直专精 地方通过聚焦产业特性深化金融服务 [4] 当前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 部分地区对产业营商环境真实内涵认识不深 存在认识泛化倾向 [4] - 部分地方政府工作理念因循守旧 缺乏主动创新和灵活应变能力 [5] - 政府部门仍是主导者 市场化营商环境破题不够 商协会和龙头企业自组织服务能力未充分发挥 [5] 未来改进方向与建议 - 公平透明探索"一业一策" [5] - 鼓励商协会围绕招商及营商环境建设机制、专业服务能力提升等方面进行实践探索 [5] - 通过调研与数字化手段精准响应企业需求 推进营商大模型应用 实施政策"免申即享" [5] - 加快新兴行业和重点领域的立法保障 [5]
产业营商环境建设跃上新台阶 东部地区引领改革新方向
新华财经·2025-05-19 2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