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零基预算固本夯基(新知)
人民日报·2025-05-20 05:45
【点评】 实际工作中,多数地方和部门的预算编制按照以上一年支出为基数、适当考虑一定增长比例的方式分配 资金。零基预算,是以"零"为起点,不考虑以往预算安排基数,不参照过去的预算项目和收支水平,重 新审视各项支出的必要性、成本效益、开支标准及优先级,在综合平衡的基础上进行预算编制。 传统模式虽简便易行,但容易造成支出固化僵化、"为花钱而花钱"等问题,不利于优化支出结构、提高 财政使用效益,一定程度上影响预算平衡、资源统筹和财政可持续。而零基预算更多从实际需要、财力 状况、事项轻重缓急出发,能更灵活应对内外环境的变化,更贴近预算年度真实经济活动需要。深化零 基预算改革有助于加强预算控制、提升资金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充足的"血 氧"。 【现象】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开展中央部门零基预算改革试点,支持地方深化零基预算改 革"。多地出台方案、加快探索步伐:江西从编制2025年预算起,对到期的阶段性项目、与基本支出高 度重叠的日常运转类项目等,原则上全面清理退出;广东广州制定市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共享共 用试行办法,将低效、闲置、超配资产调剂共享,进一步降低机关运行成本;江苏南京对政府投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