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甘肃酒泉加强农作物种子领域公益诉讼 守护田间粒粒种
人民日报·2025-05-20 05:47

行业概况 - 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是全国重要的玉米、蔬菜和花卉制种基地,拥有200多亩种子晾晒场和近5000吨玉米种子晾晒规模 [1] - 当地制种企业自主研发的"敦玉606"品种受到外地种植户广泛认可 [1] - 制种育种周期长达数月,各环节管理直接影响各方权益 [1] 行业监管挑战 - 部分制种基地存在种子与合同需求不符现象,主要源于企业资质不完善和合同签订不规范 [1] - 经营主体普遍存在法律意识淡薄问题,表现为证件不齐、买卖程序不规范、制种大棚运转不合规等 [1] - 上述问题可能导致套牌侵权风险,影响制种企业和农户权益 [1] 监管措施与成效 - 检察机关通过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联合农业农村部门等多方开展专项整治 [2] - 已办理46件涉农作物种子行政公益诉讼案件,督促兑付种款2900万元 [2] - 监管行动惠及近150家制种企业和20万名制种农户 [2] 数字化监管创新 - 酒泉市检察院开发"种子安全法律监督模型",运行18个月协助办理近70件种子行政公益诉讼案件 [3] - 模型整合市场监管、农业农村等部门数据,实现刑事立案、行政违法监督等4类线索分类处理 [3] - 配套建设公益诉讼检测实验室,配备40套快速检测设备,可对空气、水体和土壤进行基础检测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