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观山测水,讲好科普故事(绿水青山守护者)
人民日报·2025-05-20 06:01

晨光洒落祁连山山间,斑驳树影映在山坡。从西水森林生态定位研究站出发,一进山,站长敬文茂就带 着几名大学生直奔排露沟流域口,来到一个测流堰旁。 堰体看上去不大。"别看它小,整个流域的河川径流都要从这里经过,数据非常重要。"敬文茂给同行的 大学生们讲解。 西水森林生态定位研究站位于甘肃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马蹄藏族乡,全称为"甘肃省祁连山水源涵 养林研究院西水森林生态定位研究站",排露沟流域正是该站的试验流域。 一番介绍下来,几名学生意犹未尽。敬文茂又补充:"在试验流域,我们还有8座自动气象站、600余台 各类仪器,承担着坡面地表径流场、林冠截留固定样地和土壤水分动态自动监测点等上百个点位的自动 观测任务。" 敬文茂在观测降水情况。 本报记者 宋朝军摄 观山测水,自动化仪器设备起了大作用。有些观测数据需要定期读取、有些设备需要时常维护、有些生 态要素还需人工观测……敬文茂和同事们不断完善生态监测的方法与手段,自动化观测水平显著提升。 自上世纪70年代创建以来,西水森林生态定位研究站的基础性工作,就是围绕祁连山生态系统监测与评 估研究展开。随着祁连山生态保护修复力度加强,生态站持续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系统修复等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