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聚焦丨上门做菜新服务,如何更好发展?
新华社·2025-05-20 12:06
上门做菜服务市场现状 - 上门做菜服务在社交平台走红,小红书相关话题笔记超万篇,B站相关视频点击量达百万次[1][6] - 服务提供者多为兼职,以做家常菜为主,三道菜人工费50-100元不等[6] - 专业团队和家政公司开始进入市场,如南宁团队6名"90后"成员单人月收入超1.5万元[6] - 徐州"阿姨妈妈上门做饭"平台日订单量最高达200余单,拥有专职和兼职阿姨数百名[8] 消费者需求分析 - 满足年轻群体"既不想做饭又想好好吃饭"的需求,兼具外卖便利性与家庭烹饪品质[10] - 相比全职家政更具性价比,适合非每日需求场景[10] - 可实现个性化定制,从食材选择到烹饪方式均可按需调整,适合特殊饮食需求如低油低糖[10] - 满足月子餐、家庭宴请等特定场景需求,10人宴请服务费约1000-2000元[11] - 春节期间需求旺盛,北京某家政公司30多名厨师全部"满单"[11] 从业者情况 - 从业者多为兼职,利用空闲时间增收,如南宁潘女士月均收入5000元[12] - 部分从业者将其发展为主业,实现爱好变现[12] - 专业团队提供标准化服务,如统一工作服、健康证明、购买保险等[14] - 个体从业者面临沟通成本高、匹配成功率低等问题[15] - 家常菜赛道需与家政阿姨差异化竞争,宴请赛道需专业资质和人脉资源[16] 行业发展挑战 - 处于家政和烹饪行业交叉地带,缺乏明确服务标准和责任划分[14] - 食品安全和卫生保障存在隐患,需建立预先审查机制和服务合同[14] - 个体从业者面临盈利难题和同质化竞争[15] - 需解决服务匹配效率和成本问题,一线城市需求客观存在但供给不足[16] - 涉及灵活用工形式,需完善社保、税收等配套保障措施[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