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三体计算星座”发射成功 国产自主研发激光通信终端创全国之最
央视网·2025-05-20 13:40

发射成功与技术突破 - 全球首个"三体计算星座"首发星成功入轨,搭载长二丁火箭在酒泉发射,标志着天基智能探索迈出关键一步 [1] - 氦星光联自主研发的24套激光通信终端创造两项全国之最:单次发射激光通信型号最多、终端数量及建链通信最多 [1] - 国内首次实现11条星间链路在轨建链、通信及互联计算 [1] 核心技术参数 - 星座采用分布式星载计算模式,突破星间实时数据传输、动态算力调度与空间组网协同三项技术 [3] - 在轨计算能力达5POPS,星间激光通信速率最大100Gbps,组网后将形成全球最强太空计算能力 [3] - 激光通信终端关键部件(EDFA光放大器、精密振镜系统)实现100%自主研发,星间建链时间压缩至15秒,系统功耗降低30% [3] 产业化与成本革新 - 模块化设计及工业级制造流程使终端研制周期从24个月缩短至4个月,单台成本大幅下降 [3] - 首次实现商业级激光通信系统大规模应用,解决传统航天技术"能用但用不起"的难题 [3] - 构建天基分布式计算架构,将地面云计算延伸至近地轨道,形成空天地海全域实时通信网络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