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概况 - 快驴科技是中国内地领先的短距离绿色出行科技综合服务商,市场份额为2.2% [3] - 公司成立于2014年10月13日,控股股东武英杰通过长兴明远、长兴龙威、长兴明威直接及间接控制公司股权合共85.50% [4] - 公司服务网络覆盖全国31个省份,拥有超过950名区域服务商及20,000家合作门店 [4] 业务模式 - 公司业务生态体系由三大核心支柱组成:"快驴出行"为核心服务支柱,"快驴优选"及"快驴教育"分别提供产品质量保障及技术培训支持 [8] - 公司通过区域服务商销售绝大部分产品,2022-2024年来自区域服务商的收入分别为13.1亿元、12.23亿元、16.28亿元 [10][11] - 主要业务包括提供铅酸电池及锂离子电池等电池产品、销售充电器、轮胎等短距离轻型电动车的零件和配件,以及提供技术培训和咨询服务 [6]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13.11亿元、12.23亿元、16.31亿元,年内溢利分别为629.3万元、229.5万元、799.3万元 [4] - 2022-2024年毛利分别为4561万元、4164万元、6621万元,毛利率分别为3.48%、3.40%、4.06% [5] - 铅酸电池收入占比最高,2024年金超威品牌和自有品牌分别占70.6%和28.5% [7] 行业分析 - 中国内地短距离绿色出行科技综合服务市场规模由2020年的439亿元增至2024年的722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3.3%,预计2029年将达到1271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1.2% [5] - 中国内地轻型电动车总销量由2020年的5660万辆增至2024年的7770万辆,复合年增长率为8.2%,预计2029年将达到8500万辆,复合年增长率为1.6% [13] 供应链风险 - 公司从超威集团采购的电池产品占总采购金额的98.5%、87.0%及99.2%,存在供应集中风险 [12] - 公司与超威集团自2017年起保持长期合作,采购其品牌及自有品牌电池产品,包括"金超威"、"闪行"、"臻金"、"长跑者"等 [12] 监管与市场风险 - 中国内地对轻型电动车的监管政策可能影响市场需求,例如更严格的驾驶及停放规定可能促使消费者转向其他出行方式 [13] - 新国标实施后,2019年4月前购买的不符合标准的轻型电动车需在五年内更换,但公司无法保证业务增长能持续 [14][15] 产品风险 - 公司产品可能面临产品责任索赔,若未按预期运行或出现故障可能导致财产损失、人身伤害或死亡 [16] - 产品召回风险可能对品牌形象、财务状况及增长前景产生不利影响,且保修储备可能不足以支付未来索赔 [17]
快驴科技递表港交所,最高9成9采购额来自最大供应商,业绩波动大,增速或放缓
深圳商报·2025-05-20 1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