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人工智能一起成长(微观)
人民日报·2025-05-21 05:42
人工智能教育政策与规划 - 国务院2017年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 [1] - 教育部办公厅2023年底发布通知明确2030年前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人工智能教育 [1] - 《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指南(2025年版)》和《中小学生成式人工智能使用指南(2025年版)》近期发布旨在规范全学段教育 [1] 区域实施与课程设计 - 北京广州等地已出台具体举措探索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实施路径 [1] - 北京实施"百千种子计划"从通用技术科学数学等学科遴选教师培养人工智能教育师资 [2] - 辽宁推出教师与人工智能协同"双师课堂"试点并将人工智能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养评价体系 [2] 教学分层与资源开发 - 小学阶段需通过直观互动方式开展人工智能启蒙教育 [2] - 初中阶段需深化对人工智能技术理解和应用的教学 [2] - 高中阶段应侧重基本理论和前沿应用的教学内容 [2] 伦理规范与社会责任 - 需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人工智能伦理意识并培养创新精神与社会责任感 [3] - 家校协同需规范人工智能使用限度和方法防止技术滥用如作弊行为 [3] - 正确处理人与技术关系是发挥人工智能教育正向作用的关键 [3] 行业资源整合 - 加强优质教育资源跨区域共享是缩小地区差异的核心措施 [2] - 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和课程资源开发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双重保障 [2] - 人工智能教育需结合校内校外资源形成系统化培养体系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