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概述 - 空中交通管理系统通过技术手段对民用航空器起飞、飞行、降落进行监督、指挥和管理,确保安全高效运行,由空中交通服务、空中交通流量管理和空域管理三大部分组成[3] - 中国空管系统经历了从军方主导到军政共管再到民航空管企业化转型的变革,技术从陆空无线电通话发展到雷达管制、自动化系统,再到4D飞行和高级地面活动控制系统[5] - 行业上游为通信、导航、监视等专用设备制造商,中游为处理感知数据的企业,下游为空管交通局和机场[10]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中国空中交通管理系统行业市场规模达到60亿元,同比上涨15.38%[1][14] - 2025年1-3月中国民航旅客吞吐量达3.69亿人次同比上涨3.6%,货邮吞吐量达488.6万吨同比上涨7.7%,推动空管系统需求增长[12] 国产化进程 - 中国自主研制了新一代飞行数据处理系统(FDPS)、飞行计划处理系统(FPLS)、机场面监视雷达(ASDE-X)等核心设备并在多个机场投入使用[1][14] - 莱斯信息推出中小机场航班运行解决方案,构建航班运行全流程管控服务"一张网",推进机场装备国产化进程[20] 政策支持 - 《"十四五"民用航空发展规划》提出加快构建现代化空中交通管理体系[7][9] - 《智慧民航建设路线图》提出构建新一代空中交通管理系统,实现广域覆盖感知、深度网络互联等目标[7][9] -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将空管系统建设列入鼓励类[7][9] 竞争格局 - 国外主要企业包括泰雷兹、通用原子、L3Harris Technologies等[16] - 国内主要企业包括川大智胜、四创电子、国睿科技、莱斯信息、新晨科技等[1][16][18][20] - 川大智胜2024年航空及空管产品营收0.86亿元同比下降5.27%[18] - 莱斯信息2024年民航空中交通管理营收6.26亿元同比上涨13.68%[20] 技术趋势 - 智能化方向依托AI、大数据、自动化技术提升系统效能,如AI算法预判飞行路径冲突[22] - 网络化方向建立全球统一平台实现空管中心间实时数据共享,提升协同能力[23] - 军民融合方向通过政策和技术改进实现军民航空系统协调发展[24]
研判2025!中国空中交通管理系统行业发展历程、政策汇总、产业链、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行业国产化进程加速,为低空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