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人工繁育、破解“声纹密码” 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上大分”
央视网·2025-05-22 05:59
央视网消息:5月22日是第25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的主题是"万物共生 和美永续"。近年来,我国持续加大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为各生物种群创造良 好的生存环境。 云南各栖息地孔雀数量逐年增加 每年3—6月是绿孔雀的繁殖季,在云南省野生动植物救护繁育中心,一批通过人工繁育的小孔雀刚刚破壳。今年,繁育中心的5只种孔雀,已产下65枚蛋, 其中有11只人工繁育的小绿孔雀已经顺利出生,剩下的预计也将在两个月内孵化。 绿孔雀,是中国唯一的本土原生孔雀物种,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和极度濒危物种。近十年以来,云南省加大对绿孔雀种群数量监测和保护力度,通 过建立起绿孔雀栖息地共同管护区、成立野生动植物管护机构和公益组织等举措,保护境内生物多样性。目前,我国境内的绿孔雀数量从2015年的不足500 破解猿类"声纹密码" 实现闻声识猿 云南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堪称"世界物种基因库",有"树梢精灵"之称的高黎贡白眉长臂猿就生活在此。科研人员正在用扩音器,播放一段长6分钟 的雌性独猿鸣声。音频播放后,分别有两个家庭群和一只独猿给出了回应。 只,增长到如今的850只左右。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副研究员 吴飞:如果把绿孔雀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