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提供的文档内容,以下是按照要求格式总结的关键要点: 历史逻辑 - 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是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 [2] - "用延安作风打败西安作风"展现了党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性 [3] -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多次告诫全党"不要沾染官僚主义作风",开展整风整党和"三反""五反"运动 [4][5] - 邓小平同志1979年提出"加强党的领导,端正党的作风,具有决定的意义",成为改革开放初期重要突破口 [6] - 党的十八大后中央八项规定成为新时代徙木立信之举,实现"一子落地,满盘皆活"的效果 [7][9] 理论逻辑 - 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与公与私、廉与腐、奢与俭、苦与乐等关系处理不当有关 [10] - 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人格力量集中体现为党的优良作风,真理力量需人格力量实践体现 [11] - 党的作风决定党和国家事业成败,"奢靡之始,危亡之渐"揭示作风建设战略意义 [12][13] - 作风问题核心是党同人民群众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的重要发展 [14] - 党的作风是党自我革命的强大动力,作风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关键环节 [15] 实践逻辑 - 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突出坚定理想信念、践行根本宗旨、加强道德修养 [18] - 坚持以上率下,中央政治局带头执行八项规定并两次修订实施细则,发挥"头雁效应" [19] - 坚持钉钉子精神持续纠治"四风",既纠正面上问题也查找深层次原因 [20] - 坚持正风肃纪反腐相贯通,推进风腐同查同治,严查风腐交织问题 [21] - 坚持法治思维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从体制机制堵塞漏洞 [22] - 以优良党风带动社风民风向上向善,推动价值观深层重塑 [23]
深刻把握党的作风建设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2025-05-22 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