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市场表现 - 港股盘中下探,大型科技股中比亚迪股份逆势红盘,阿里巴巴-W跌超2%,腾讯控股、小米集团-W小幅下跌 [1] - 港股科技50ETF(159750)跌0.68%,下跌过程溢价走阔,或显示资金逢低买入 [1] - 2025年以来小米集团-W(1810 HK)在港股市场表现亮眼,截至5月21日收盘涨近58%,在港股科技板块中领先 [4] - 年初以来截至5月21日,港股科技指数(CNY)涨幅26.56%,同期恒生指数涨幅18.78% [4] 小米集团战略新品发布会 - 小米15周年战略新品发布会涵盖自研芯片、旗舰手机、高端平板及智能汽车四大领域,被视为公司向硬核科技企业转型的重要里程碑 [3] - 小米15S Pro首发搭载自研3nm芯片玄戒O1,使小米成为全球第四家、国内第二家具备自研SoC能力的手机厂商 [4] - 自研芯片是小米冲击高端化战略的关键一环,有助于实现硬件与软件的深度协同,提升手机差异化竞争力 [4] - 智能汽车是发布会另一大看点,YU7定位中大型纯电SUV,车身长度接近5米,轴距达3000mm [4] 港股科技指数与恒生科技指数对比 - 港股科技指数成份股数量为50只,恒生科技为30只,港股科技指数在中小型市值上的数量更多 [7] - 港股科技指数在汽车行业覆盖更高,比亚迪股份、吉利汽车目前均不在恒生科技成份股中(比亚迪股份将在6月9日纳入) [7] - 港股科技指数对创新药有覆盖,包含百济神州、药明生物等医药领域明星企业,且不包含在恒生科技指数中 [9] - 港股科技指数在AI应用层覆盖更全,如智能汽车、医药医疗、智能硬件等领域 [9] - 港股科技指数为市场上唯一100%覆盖"Terrific 10"的港股科技类指数,且权重占比高达70% [9] 港股科技50ETF(159750) - 港股科技50ETF跟踪的港股科技指数成份股中,小米集团-W权重占比达14%,为第一大权重股 [4] - 港股科技50ETF年内获资金净流入4.6亿元,目前已纳入两融标的,流动性有望进一步提升 [9] - 港股科技指数成份股行业分布包括信息技术、可选消费、通信服务、医药卫生等,权重较高的有阿里巴巴-W(11.30%)、腾讯控股(9.91%)、比亚迪股份(9.06%) [6]
双王炸来袭!市场屏息期待小米发布会,港股科技50ETF(159750)“含米量”超14%
金融界·2025-05-22 1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