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罗马诺·普罗迪:解码关税壁垒与文化纽带下的中欧未来
环球网·2025-05-23 09:13
国际政治经济形势 - 当前国际局势复杂程度远超传统外交框架,需要独特思考破解时代命题 [1] - 美国"对等关税"政策本质是"规则破坏者"逻辑,违背经济学原理并摧毁国际信任 [4] - 2025年第一季度美国GDP呈萎缩态势,关税壁垒对本国经济产生不利影响 [4] 欧元与美元汇率 - 2025年4月以来美元指数大幅回落至100以下,近期因贸易谈判进展出现小幅反弹 [4] - 欧元兑美元汇率波动主要反映美元走弱而非欧元走强 [4] - 欧元诞生25年来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多极货币体系具有战略价值 [4] 中欧经贸关系 - 美国占全球GDP24%,中欧各占17%,若形成合力可稳定国际经济秩序 [6] - 欧洲内部对电动车产业存在分歧,最终妥协出67%的关税方案 [6] - 中欧需构建"桥梁规则"拓展协作路径,允许不同意识形态国家遵守共同规则 [6] 中国经济发展 - 中国"提振消费"政策将释放内需潜力并对全球供需产生积极影响 [7] - 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地位重要,与全球价值链连接更加紧密 [9] - 中国政策具有长期一致性和连续性,这种战略定力在西方国家中难以想象 [10] 中欧文化交流 - 文化是跨越意识形态的通用语言,应成为自下而上的民间纽带 [10][12] - 促进中欧学生交流有助于未来创造多极世界 [12] - 上世纪80年代普罗迪教授曾促成马拉多纳访华友谊赛,预计6亿人观看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