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管理办法核心内容 - 六部门联合发布《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管理办法》,自2025年7月15日起施行 [1] - 旨在实施可信数字身份战略,推进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建设,保护公民身份信息安全,支撑数字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2] - 基于《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制定 [2] 网络身份认证服务定义 - 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是指国家根据法定身份证件信息,依托统一建设的公共服务平台,为自然人提供申领网号、网证及身份核验等服务 [2] - 网号是与自然人身份信息相对应的网络身份符号,由字母和数字组成且不含明文身份信息 [2] - 网证是承载网号及自然人非明文身份信息的网络身份认证凭证 [2] 用户申领与使用规则 - 持有有效法定身份证件的自然人可自愿申领网号、网证 [3] - 不满14周岁需父母或监护人代为申领,14-18周岁需在监护人监护下申领 [3] - 在需要登记、核验真实身份信息的互联网服务中,可使用网号、网证依法进行 [3] 互联网平台义务 - 鼓励互联网平台自愿接入公共服务,支持用户使用网号、网证登记核验身份 [1][3] - 用户使用网号、网证并通过验证后,平台不得要求另行提供明文身份信息(法律另有规定或用户同意除外) [1][4] - 需保障使用网号、网证的用户与其他用户享有同等服务 [4]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 公共服务平台仅收集网络身份认证必需信息,处理个人信息需履行告知义务并取得同意 [5] - 处理敏感个人信息需取得单独同意,法律要求书面同意的从其规定 [5] - 未经单独同意不得擅自处理或对外提供相关数据信息 [5] - 重要数据和个人信息应在境内存储,向境外提供需通过安全评估 [7] 未成年人特殊保护 - 公共服务平台可向互联网平台提供未成年人年龄标识信息,支持平台履行法律义务 [6] - 不满14周岁使用网号、网证登记核验身份需取得父母或监护人同意 [3] 公共服务平台运营要求 - 需加强网络运行安全、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建立落实安全管理制度与技术防护措施 [7] - 发生安全事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必要措施并报告 [7] - 涉及密码的使用需符合国家密码管理要求 [8]
六部门联合公布《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管理办法》
快讯·2025-05-23 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