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会概况 - 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于5月22日至26日举办,被誉为"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 [1] - 展会主题为"创新引领潮流 创意点亮生活",吸引超过12万件文化产品、4000多个文化产业投融资项目参展 [2] - 文博会从2004年创办至今,展馆从5个扩展至21个展区,面积从4.5万平方米扩展至16万平方米,参展企业从700多家增至6280家 [3][7] 科技与文化融合 - "科技+文化"创新呈现,催生文化新业态、产业新模式、消费新体验 [2] - 数字华夏(深圳)科技有限公司展示人形机器人"夏澜S01",具备7类22种表情 [2] - VR技术应用于永乐宫游玩之旅,实现"人在画中行,景随步履生"的沉浸式体验 [2] - AI动态复原《正定胜迹图》,结合雷达探照漫游技术重现历史场景 [7] 文化消费与IP开发 - 第七印象公司全球首发奶龙AI玩伴机器人,复刻IP角色功能,2023年奶龙IP相关业务收益超8000万元 [4] - 展会首日发布新品80多项,涵盖初创企业产品至大型体育赛事特许商品 [4] - 特别策划22项促交易措施,包括联合淘宝、京东、腾讯等平台提供流量支持和出海服务 [4] 产业规模与影响 - 截至2024年文博会累计总成交额超3万亿元,服务企业机构超4.5万个,展示文创产品超200万种 [4] - 展会推动全国文化产业整合升级,成为文化产业发展"风向标" [7] - 传统文化元素通过创新技术呈现新活力,如河北展区"幸福任意门"互动装置 [6][7] 行业趋势 - 文化体验从"静态观赏"转向"沉浸互动",科技成为叙事结构与传播方式的核心驱动 [2] - 文化产业从"有形产品"向"多元生态"升级,涵盖非遗工艺、文旅消费、电竞游戏等多领域 [3] - 展会功能从展示交易扩展至全产业链赋能,形成"展前配对—展中直购—展后云洽"服务链 [4]
新华全媒+|千年文脉激起新浪潮——来自“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的一线观察
新华社·2025-05-24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