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之声一线调研丨传统汽修行业萎缩,新能源车维修人才跟不上,该如何重构汽修行业生态?
央广网·2025-05-25 10:38

新能源汽车对传统汽修行业的冲击 - 新能源汽车崛起导致传统汽修行业业务量大幅下降 江苏泰州汽修厂业务减少50% [1] - 新能源汽车质保政策限制第三方维修市场 要求必须在4S店维修保养才能享受"三电"质保服务 [1][4] - 传统燃油车面临保养率低、进场率低、公里数低等问题 行业萎缩成为必然趋势 [8] 传统汽修行业转型面临的挑战 - 新能源汽车维修技术门槛高 涉及三电系统(电池、电控、电机)和智能化 需要专业资质 [8][15] - 设备投入大 维修数据和技术由车企控制 不对外开放API接口 [8] - 维修周期长 转型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 存在业务空档期 [8] - 传统维修人员缺乏三电系统构造和车联网知识 转型难度大 [11][15] 新能源汽车维修人才缺口现状 - 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突破3140万辆 专业维修人才严重短缺 [11] - 2025年预计需要120万人才 缺口达103万 其中新能源售后人才缺口占80%(82.4万人) [11] - 新能源维修人员薪资水平显著提高 大工月薪可达9000-10000元 [15] - 4S店面临技术人员短缺问题 需高薪招聘有经验技师 [11] 新能源汽修人才培养与转型路径 - 维修人员需考取低压电工证等专业资质 才能从事新能源车维修 [9] - 培训周期长(约4年) 要求维修人员具备编程和调试能力 [15][16] - 行业建议通过转型现有燃油车技工来填补人才缺口 进行再培训 [16] - 部分汽修店已开始主动转型 获取资质并改造店面 [9] 新能源汽车维修技术特点 - 以三电系统为核心 与传统机械零部件维修思路差异大 [15] - 控制单元数量增加 诊断过程需要更多专业知识 [15] - 维修存在安全隐患 如电池维修工艺不过关可能导致爆炸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