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行业现状 - 2021年牛市期间,景顺长城新兴成长混合基金2017-2020年收益率分别为56.28%、72.18%、85.94%,大幅跑赢市场 [1] - 该基金规模从2017年底19.82亿人民币飙涨至2021年二季度末582.36亿,涨幅近30倍,刘彦春管理总规模超1000亿 [1] - 2025年一季度末该基金规模缩水至208.88亿,刘彦春管理规模仅剩410亿,跌幅约6成 [1] - 2023年全市场11514只基金中仅39%产品回报率为正,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亏损严重 [5] - 2024年管理费超1亿元的36只公募基金中,约三成业绩为负,超八成跑输业绩比较基准 [6] 行业问题分析 - 公募基金基于管理规模的费率提取模式导致规模凌驾于业绩之上 [2] - 2022-2025年5898只主动权益类基金3年平均总收益仅0.22%,平均年化波动率超25% [9] - 部分销售机构为增加手续费收入,引导基民"赎旧买新"等短期操作 [10] - 2022-2024年中欧医疗健康混合A/C份额净值下跌50%,跑输基准超25个百分点,却收取管理费21.70亿元 [8] - 2024年易方达蓝筹精选跑输基准13.18%仍收取4.74亿元管理费,景顺长城新兴成长混合跑输基准13.72%收取2.95亿元管理费 [8] 监管改革措施 - 证监会印发《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建立收入报酬与投资者回报绑定机制 [2] - 对新设主动权益类基金推行基于业绩比较基准的浮动管理费模式 [11] - 要求基金公司高管考核中基金业绩指标权重不低于50% [16] - 对三年以上产品业绩低于基准超10个百分点的基金经理明显降薪 [15] - 26家基金管理人已申报采取浮动管理费率的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 [13] 国际比较 - 中国公募基金综合费率较美国股票型基金高0.51pct,混合型高0.77pct,债券型高0.22pct [21] - 美国共同基金仍以按规模收取管理费为主,主动型基金长期跑输大盘 [22] - 中国本轮公募改革在浮动费率方面已超越美国市场 [24] - 中国互联网代销平台降低了投顾成本,提高了信息透明度 [31] 行业影响 - 预计三成基金经理将面临降薪 [17] - 方案实施后头部机构60%主动权益基金将实施"基准分档收费" [12] - 改革可能加速行业整合,规模小于100亿的基金公司面临生存压力 [27] - 2022-2023年公募基金行业整体亏损近2万亿元,部分亏损产品基金经理仍领取千万年薪 [14] - 金融业员工平均薪酬是制造业2.35倍,证券期货公司平均年薪达52.87万元 [35][36]
公募改革“触及灵魂”,中国正破解金融的世界性难题
观察者网·2025-05-25 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