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财经分析】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将产生怎样的“火花”?
中国金融信息网·2025-05-25 17:32

工业互联网核心产业规模与经济增长 - 我国工业互联网核心产业规模超1.5万亿元,带动经济增长近3.5万亿元 [1] - 人工智能正从专用、浅层阶段向通用、深层应用迈进,成为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关键变量 [1] 工业互联网建设进展与规划 - 工业互联网已拓展至49个国民经济大类,实现41个工业大类全覆盖 [2] - 标识解析注册量突破6500亿个,连接工业设备超1亿台套 [2] - 未来将实施"5G+工业互联网"512工程升级版、标识"贯通"行动和工业互联网平台高质量发展行动 [2] - 计划建设高质量工业数据集,打造"高价值、高纯度、高可用性"工业语料库和多模态数据集 [2] - 推动建设工业领域专业大模型,鼓励基础大模型向工业领域开源共享 [2] - 加快智能算力建设布局,构建"云边端"协同的智能算力网络 [2] 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发展 - 全国已形成49家跨行业、跨领域"双跨平台"和200多家特色型平台构成的多层级平台体系 [3] - 蓝卓数字科技"supOS"工厂操作系统已迭代至6.0版本,与710多家生态伙伴合作 [4] - 服务全球10余个国家和地区、30个行业、8000多家工厂用户 [4] - 推出"星链计划",预计三年内招募超1000家合作伙伴,共建超10000个工业App和智能体 [4] 人工智能在工业场景的应用案例 - 卡奥斯"孪生制造一体化平台"实现制造全生命周期优化闭环,服务重大装备和家电电子行业 [5] - 徐工汉云AI技术应用:挖机驾驶行为预测模型降低事故率,新能源补能调度平台提升效率60%,智能供应链管理系统提高库存周转效率30% [5] - 中国电信"工业PON+AI"应用:亨通集团项目降低15%原料损耗,协鑫光伏AI质检检出率提升40%,通力电梯项目能耗下降10% [6][7] - 华为飞机翼型流场AI仿真预测模型将仿真时间从10分钟缩短至25秒,网络自智化技术将安全事件响应时间从小时级缩短至分钟级 [7] 人工智能与工业互联网融合趋势 - 人工智能与工业互联网融合已涌现上百种应用模式 [8] - 两条技术应用路线:场景化小模型从外围应用走向深度分析,大模型工业综合智能探索处于初期但能力持续增强 [8] - 大模型在研发设计和营销服务环节应用广泛,小模型在生产制造等特定场景应用广泛 [8] - 未来趋势为大模型与小模型协同融合:大模型负责规划协调,小模型精准执行 [8] - "具身智能"将成为关键发展方向,推动制造业迈向更高水平智能化与数字化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