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文化中国行丨每差50℃就得变配方 传承人用26年烧制出孔雀蓝釉
央视新闻·2025-05-25 18:43

琉璃行业概况 - 琉璃是一种常用于古代宫殿、宝塔等建筑的装饰材料 山西是主产地 琉璃烧制技艺于2008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 - 琉璃生产在山西分布广泛 始于北魏 至明清达到鼎盛 制作涵盖备料、成型、素烧、施釉等多个环节 最终呈现五彩斑斓的效果 [5] - 制作原料选用当地坩子土 釉色常见黄、绿、蓝、紫、黑、白等色 采用二次烧成工艺 先烧素胎再上釉后烘烧成器 [5] 琉璃技艺发展 - 山西在明代甚至更早的元代 琉璃烧造技术已非常成熟 不仅生产单一色彩和黄绿釉琉璃 还能制作难度较高的蓝紫色调琉璃 [3] - 孔雀蓝釉制作技艺曾失传 传承人葛原生经过26年探索 于2007年成功恢复该技艺 期间发现每差50℃需调整配方 [7][9] 琉璃应用与创新 - 琉璃应用从传统建筑领域拓展至文创领域 出现琉璃制匾、摆件等产品 进入日常生活场景 [9] - 通过非遗进高校、研学讲座、创新工作室等措施吸引年轻人参与传承 将传统工艺与新型设计融合发展 [9][11] - 山西考古博物馆展出新出土明代琉璃俑 器型丰富多样 展现明代中后期生活状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