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推荐带来“信息茧房” 视野受限、认知固化 如何“破茧”?
央视网·2025-05-25 19:10
信息茧房现象分析 - 算法推荐技术导致用户长期接触同质化信息,形成"信息茧房",限制视野并固化认知 [1][3] - 算法具有两面性:既提供个性化服务体验,也存在滥用风险,导致推荐内容同类化 [4] - 高校教师案例显示算法根据用户性格定向推送,使信息范围越缩越窄 [6] 受影响群体特征 - 老年人群体因操作不熟练及信息筛选能力弱,更易陷入养生类等同质化内容推送 [7] - 网民缺乏辨别能力时,会单向接收算法认为其想看的内容,导致真相认知偏差 [6] 社会影响与行业治理 - "信息茧房"导致个体思考视角单一化,群体层面阻碍信息流动,加剧社会偏见与谣言传播 [8] - 中央网信办督促平台优化算法规则,重点整治低俗信息推送与观点极化问题 [10] - 专家建议完善监管体系,包括专项行动(如"清朗·算法治理")、技术监测及算法透明化措施 [10] 平台应对措施 - 部分平台开设算法说明网站,公示推荐机制并引入多元数据源降低同质化比例 [10] - 推出用户偏好调节功能(如一键破解、茧房评估工具),支持人工与AI协同审核 [10][11] 用户应对策略 - 主动关闭个性化推荐功能,避免同质信息重复出现 [11] - 提升媒介素养,接触多元观点并通过官方渠道核实争议信息 [11] - 利用平台工具(如兴趣标签调整)扩展信息边界,打破算法舒适圈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