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问题车竟能带病上路!央视调查起底尾气排放检测乱象
央视新闻客户端·2025-05-25 21:18

机动车排放检测行业现状 - 2023年中国机动车检测机构数量达15760家 较2020年增长约30% 行业竞争加剧导致检测造假现象频发[12] - 部分检测机构通过OBD作弊设备生成虚假数据 使不合格车辆通过检测 沈阳某检测站使用同一作弊器生成13000条相同编码[5][7] - 安徽马鞍山某检测站通过后台软件修改参数 出具500余份虚假报告 使十年以上老旧车辆异常保持高通过率[12][16] 检测机构作弊手法 - 使用OBD模拟器替代真实车辆数据 作弊器体积小成本低 已形成研发销售使用的灰色产业链[7][9] - 人为中断检测流程 通过微信群协同作案 利用管理员权限修改后台参数使超标车辆复检通过[14][16] - 河南郑州部分检测站故意出具不合格报告 诱导车主购买"包过"服务 而正规检测站对同一车辆检测结果正常[18] 行业监管动态 - 2024年9月起生态环境部开展专项整治 截至12月已取消580家机构资质 110家被追究刑事责任[18] - 2025年3月拟出台新规 要求完善OBD系统防篡改功能 强化污染控制装置破坏报警机制[20] - 机动车排放占全国氮氧化物总量34% 其中重型货车占比达80% 监管需加强跨区域协作与联合惩戒[20] 技术规范要求 - 排放检测需先通过OBD系统读取数据 合格后方可进行尾气采样 检测数据需上传至生态环境部门共享[7][14] - OBD编码通常仅同批次车辆会一致 大量相同编码属于异常现象 可作为作弊识别依据[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