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深刻理解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理论内涵与创新贡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原创性概念标识性概念纵横谈)
人民日报·2025-05-26 06:13

新发展格局的战略内涵 -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核心内容,旨在夯实经济发展根基并增强安全性稳定性 [1] - 该战略从理论、实践、战略三方面统一:继承马克思主义经济循环理论,重塑国际合作竞争优势,明确经济现代化路径 [2] - 强调通过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等多措并举稳住经济基本盘,同时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1] 经济循环理论创新 - 新发展格局深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环节动态循环的认识,提出需同时打通各环节堵点 [4][5] - 突出供需双侧协同发力,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合,形成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6] - 将流通体系拓展为涵盖全国统一大市场、物流、金融等领域的综合性基础架构 [7] 全球化与对外开放实践 - 2023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势增长8.7%,占全球份额11.4%,2024年增速进一步达11.3%,体现国际循环质量提升 [9] - 通过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海南自贸港建设等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增强全球要素资源配置能力 [10] - 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参与国际经贸规则谈判以增强国际循环话语权 [10] 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 将科技自立自强作为畅通国内大循环和塑造国际新优势的关键,需突破"卡脖子"技术 [13] - 推动生产要素投入结构升级,加大技术、数据等新型要素占比,向创新驱动转型 [14] - 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需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统筹产业升级与转移,提升产业链安全性 [14] 资本与安全治理 - 区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作用,强调规范资本行为与有效监管 [18] - 推进金融高水平开放需平衡"引进来"和"走出去",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 [18] - 防范开放环境中的金融风险,增强动态维护国家安全能力 [18]